如何補報水土保持方案?
日期:2020-11-17 20:20:00
來源:山澤研習社
編輯:貴州綠之城節能環保
0次
隨著《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技術標準》(GB 50433-2018)的實施,水土保持方案編制的技術標準越來越完善、規范,要求也越來越高,水土保持方案作為生產建設項目開展水土保持設施后續設計和建設的重要依據,對生產建設單位防治新增水土流失具有重要的作用。
針對一部分生產建設項目開工后或完工后才補報水土保持方案的現狀,筆者結合近幾年參與水土保持方案評審和審批管理的實踐,從綜合說明、項目概況、水土保持評價、水土流失分析與預測、水土保持措施布設、水土保持監測、水土保持投資、水土保持管理等八個方面進行了分析與探索,并總結了補報水土保持方案編制的思路和方法。
近年來,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力推進,水土保持工作得到了社會及國家的高度關注和重視。尤其是生產建設項目的水土保持工作顯得特別重要,要搞好水土保持,最基本的就是要編制好水土保持方案,根據《水利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加強水土保持監管的意見》(水?!?019〕160號)要求,征占地面積在5hm2以上或者挖填土石方總量在5萬m3以上的生產建設項目應當編制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征占地面積在0.5hm2以上5hm2以下或者挖填土石方總量在1000m3以上5萬m3以下的項目編制水土保持方案報告表。
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和報告表應當在項目開工前報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其中對水土保持方案報告表實行承諾制管理。
征占地面積不足0.5hm2且挖填土石方總量不足1000m3的項目,不再辦理水土保持方案審批手續,生產建設單位和個人依法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
隨著《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技術標準》(GB 50433-2018)的實施,水土保持方案編制的技術標準越來越完善、規范,要求也越來越高,水土保持方案作為生產建設項目開展水土保持設施后續設計和建設的重要依據,其對生產建設單位防治新增水土流失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在具體工作中,由于建設單位水土保持意識不強,部分生產建設項目開工后才開展水土保持方案編制工作,甚至還有一些在工程完工后才補報水土保持方案。隨著四川省2019年長江經濟帶水土保持執法專項行動的開展,查出不少水土保持“未批先建”的項目,補報水土保持方案已成為項目的重要任務。
筆者結合近幾年參與水土保持方案評審和審批管理的實踐,對已完工項目補報水土保持方案進行了認真研究和總結,以期能為同行提供參考。
1 補報水土保持方案的意義和重要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規定,依法應當編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生產建設項目,生產建設單位未編制水土保持方案或者水土保持方案未經水行政主管部門批準而開工建設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補辦手續;逾期不補辦手續的,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生產建設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水利部《關于加強事中事后監管規范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設施自主驗收的通知》(水?!?017〕365號)明確規定,依法編制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的生產建設項目投產使用前,生產建設單位應當根據水土保持方案及其審批決定等,組織第三方機構編制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報告。
水利部《關于長江經濟帶水土保持監督執法專項行動的通知》(水政法〔2018〕300號)要求,對生產建設項目不依法編報水土保持方案的違法行為進行清理排查和執法處理。四川省在長江經濟帶水土保持監督執法專項行動實施方案中明確要求,對2011年以來不依法編報水土保持方案的違法生產建設項目進行清理排查和依法處理。
從上述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形勢看,補報水土保持方案顯得非常必要,它不僅是生產建設項目驗收和征收水土保持補償費的依據,而且是體現水土保持法的權威性,震懾水土保持違法行為,提高保持水土的責任意識,特別是對已完工項目補辦水土保持方案的一種責任追溯。
2 編制思路
已完工項目補報水土保持方案與可研階段的項目編報水土保持方案是有所區別的,因為項目所處的建設狀態不一樣,前者屬已完工項目,后者是未開工項目。因此,已完工項目補報水土保持方案,應結合不同類型,根據建設項目主體工程設計階段的資料、工程竣工結算資料和工程現狀進行編制。
具體應對項目場平資料、施工日志、監理記錄、主體工程設計階段的資料、工程竣工結算資料進行查閱,并實地踏勘對比各項建成措施,結合現狀對水土保持設施進行界定、復核,對水土流失現狀進行分析評價,明確已采取的措施是否符合防治水土流失的要求,找出問題和不足,提出解決的措施和辦法,最終達到編制的水土保持方案可行、適用,能夠為防治水土流失提供可靠依據的目的。
3 編制方法
3.1 綜合說明
已完工項目補報水土保持方案在文本中必須明確該項目屬補辦方案,根據主體竣工資料簡述項目的具體位置和主體工程開工、竣工時間,簡述項目占地,土石方挖填方量、工程投資等基本情況,簡述水土保持措施布局現狀,防治責任范圍及分區情況。補報方案的設計水平年與可研階段的項目不一樣,設計水平年應明確為補報方案的當年或后一年。
3.2 項目概況
補報方案時應根據項目場平、施工日志、監理記錄、主體工程設計階段的資料、工程竣工結算資料進行實地踏勘,對比介紹項目的實際組成及工程布置現狀,對現狀進行描述時應附工程現狀照片。對土石方的利用進行復核,若有棄方則須說明去向,并附現狀照片,還需檢查是否采取了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對需要補充的水保設施應分項明確施工進度。
3.3 水土保持評價
補報水土保持方案更多的是復核評價,重點對事實上已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和已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進行評價,明確具體的評價結論。
重點對土石方平衡進行分析和對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進行界定,由于主體工程已經完工,土石方總量要根據工程竣工結算資料,復核工程實際產生的土石方量及取土場、棄土場的布設情況。若外棄方完全綜合利用,最好附上棄土、棄渣綜合利用協議書或現狀圖片。
對水土保持措施的界定,應進行實地調查,對已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的位置、數量等逐一列表登記,同時附工程措施的照片并進行詳細闡述。找出不足之處,明確還需要采取哪些措施進行補救,并列出清單。在復核主體工程現有水土保持措施的基礎上,對存在水土流失隱患的區域需要補充設計。
3.4 水土流失分析與預測
根據項目現狀,采取實地調查的方法對現狀水土流失情況進行分析,找出產生水土流失的原因,根據土壤侵蝕模數及地形圖等資料,結合實地調查綜合分析確定預測單元的土壤侵蝕模數,計算出將會產生的水土流失量,分析水土流失產生的危害。主要是對補充的水土保持設施施工期間造成的水土流失量和自然恢復期的水土流失量進行預測。
3.5 水土保持措施總體布局
對于水土保持措施總體布局,可研階段水土保持方案從工程建設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水土流失環節入手,進行水土保持措施總體布局和防治措施體系設計,更注重水土保持措施的系統、全面和可行性,給出典型設計圖。而補報方案需要明確已實施的水土保持措施布設情況,并對其實用性、安全性進行評價,評價是否滿足水土流失防治要求。
水土保持設施應安全有效,對排水排污溝的過水能力進行復核計算,若不能滿足排洪排污的現狀需要,則要對排水排污溝進行重新調整設計。對補充的水土保持措施要進一步細化設計,并達到施工圖設計要求,各項水土保持措施都要落實到地形圖上,設計圖要給出水土保持措施的具體位置、數量、尺寸、設計的標準和工程量。
3.6 水土保持監測
補報水土保持方案應在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內,遵循代表性、方便性、少受干擾的原則對監測區進行監測點布局,采取調查和定點觀測的方法進行已完工項目的現狀監測。監測本底值應為補報方案時的現狀監測值,監測時段應從補報方案時開始到設計水平年結束。
3.7 水土保持投資及效益分析
水土保持投資應根據工程竣工結算資料對已采取措施的工程量投資進行統計并據實計列,對補充的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投資,應根據補報時的價格水平對水土保持措施投資進行概算,在單價分析上不再考慮10%的擴大系數。
因為概算時水土保持措施已經明確了具體的工程量,同時水土保持措施設計已具體到了各項措施上,不再對水土保持措施做典型設計圖,而是要對水土保持措施做具體設計圖,所有水土保持措施都要落實到地形圖上,并給出工程的具體位置、規模、施工材料等,這樣能夠更精準地算出水土保持投資。在基本預備費費率的取值上應按5%~8%計算。
3.8 水土保持管理
水土保持管理章節內容,補報方案與開工前編報方案在組織管理、水土保持監測、水土保持監理、水土保持施工、水土保持設施驗收方面所提出的要求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后續設計方面的要求,補報方案本身就是按施工圖設計進行編制的,所以無須再對水土保持設施的后續設計提要求。
4 結語
編制已完工項目的水土保持方案與編制未開工項目的水土保持方案有較大差異,其主要區別在于方案設計深度、編制的思路與論述的側重點不同。
已完工項目補報水土保持方案對各章節內容闡述的一個核心就是要圍繞已完工項目的實際情況來寫,重點是對已采取的水土保持設施進行評價,對主體工程水土保持評價,應從“復核”的角度進行論述和說明;水土保持措施方面,應查漏補缺;設計水平年應為補報方案的當年或后一年;水土保持投資應據實計列。